首页 / 相术杂谈 / 清华大学廖明春教授:我们对《周易》都有很多误解

清华大学廖明春教授:我们对《周易》都有很多误解

标题:清华大学廖名春教授:对于《周易》,我们都有很多误读

即使是研究过《周易》年的人也可能很难回答以下问题:

中国历史上真的有三部《易经》吗?

《易传》 真的是孔子吗?

《周易》和阴阳理论有什么关系?

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,随便一搜,都有无穷无尽的答案。目前这方面还没有标准的教科书可以回答这一切,因为《周易》太久远了,思想太深刻了。

在周易学术界,清华大学廖明春教授对《周易》的研究,主要致力于考古出土的竹简、帛书。他根据出土资料和传世文献的互证,纠正了以前对《周易》的许多误解。

这次采访的稿子写完后,我发给了身边有兴趣的人《周易》。众人皆是恍然大悟,欲罢不能。花点时间读一下,相信你对《周易》的理解会比很多人都要高。

我保证这对于研究周易的人来说是一篇非常有用的文章。如果你身边有喜欢周易的人,就分享给他吧。

谢谢你为他!

《易卜卦》

1、问:中国历史上真的有三部《易经》吗?《周易》 《连山易》 《归藏易》 之间有什么关系?

廖明春教授:这个问题比较复杂。现在我们可以测试的是《周易》。以前大家对《周易》还是比较怀疑的,但是近年来湖北出土了比较完整的秦简《归藏》,所以《归藏》也被出土了。

但现在我们看到《归藏》与历史上传说中的《归藏》不同。过去《归藏》据说是夏商周时期的变化,但现在看来《归藏》可能晚于《归藏》,可能是战国时期的,也可能是经过修改的被后世所传。

至于《周易》,则只是龙见其始,不见其终的标志。目前还没有什么具体可说的。甚至还不清楚《连山》是否一定要叫《连山》,所以在三义,现在《连山》和《周易》都不见了,但《归藏》还不清楚。

2、问:历来有孔子“言而不作”的说法。《连山》 真的是孔子做的吗?

廖明春教授:孔子“有言而不成”。这取决于你如何理解它。我们一般用八个字来概括孔子的学识:“祖记尧舜,宪章文武”。 (《易传》)

意思是他的东西都是学自周文王、周武王的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,他就是蜀,“蜀”就是继承的意思。而“什么都不做”是指他不说奇怪的事情,但并不意味着他什么都不做。孟子不是说过:“春秋是孔子写的”。

过去有人说孔子组成了《礼记·中庸》,但现在很多人不相信了。这取决于你如何理解“作”字。

我们现在的很多书不一定能称为“作者”,除非它们是我们自己写的。比如《易传》和《里根回忆录》不一定是他写的。一般传记作者都会拜访他,并根据他的口述来编写传记。

我们不能说《奥巴马回忆录》和《论语》是孔子所写的,但《论语》包含了孔子的话。学生们记录了孔子所说的话。《论语》中的很多章节也是如此,尤其是《易传》。《文言》包含孔子的20多句话,所以《系辞传》是孔子的学生。据孔子所编的思想和语录,如《易传》一书。应该有这样的关系。

但与《论语》相比,《论语》更加复杂。《易传》基本上包含了孔子的言行和孔子学生的言行,但《论语》并没有包含孔子的全部东西。

例如,《易传》中有一篇文章名为《易传》。原来《杂卦》里没有文章。汉朝时,地里出土了一件物品,大家整理了一下。因为它本来不在《易传》之间,是新造的,所以叫杂卦。所以,《易传》大部分是孔子的东西,也有一小部分不是。

3.问题:有人说33

他还叫做中正,因为《小象传》六二爻辞的解释是中正,所以他都是从豫卦里面取的,他以为这是个很好的名字,实际上他读周易就没读懂,这不是个好名字。
为什么这么说?在《系辞传》里,孔子就对“介于石”进行一个评价,讲一个人很孤傲,不能够长久,坚持不了多久就要垮台,是这个意思。《系辞传》里专门有讲,但是大家都没有读懂孔子的话,如果他读懂孔子这个话,怎么会取介石这个名字呢?
所以你看老蒋的江山就没坐稳,三年就被解放军打下来,之后跑到台湾。所以我们都注意要读懂才行,你好不容易算个卦出来,最后也没有读懂,岂不是白算了。
来源:中观国学

上一篇
下一篇

为您推荐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