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/ 国学文化 / 书名:点明生命奥秘的国学十大名言

书名:点明生命奥秘的国学十大名言

标题:十大国学精语 指点人生迷津

在中国传统文化中,有许多著名的经典。以下经典是中国人素质和内涵的代表。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十部最有智慧的中国经典吧。

1 上品如水,下品之间没有争执。

曰《老子》:“至善者如水。水善万物,利万物而不争。是人所憎恶(w),故近道。”

意思是说,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一样。利万物而不争名利。它是在一个大家不注意的地方,所以它是最接近道的。

在道家理论中,水是最好的,也是最柔的;其性绵密,小则无声,大则乱。它不与他人竞争,却能容纳万物。没有比这更好的生活方式了。

2 大智慧如愚,莫靠小聪明

出自宋代苏轼《贺欧阳少帅致仕启》:“大智若愚。”

说明: 聪明但不敏锐,表面上显得愚蠢。

同样的意思是“大巧如拙”。

老子说:“声大者无形,大象无形”,大致就是这个意思。

如果你是愚昧的,你就已经进入了理性的境界;如果你是愚昧的,你就已经进入了理性的境界;但要想获得大悟,就需要戒愚,戒愚者就是修行,修行也是功夫。

3、淡泊自在,清醒坚定

淡泊与明志最早出自西汉刘安的《淮南子·主术训》。还引诸葛亮的《诫子书》:“没有淡泊,就没有明确的志向,没有宁静,就没有远大的目标。”

“淡泊”是一种古老的道家思想。如果你不无情,欲望少,你的野心就无法明确和坚定。如果你不稳定、安静,就不可能实现远大的理想,也无法长期刻苦学习。

4 滴水穿石,最重要的是坚持

“泰山滑石,单杆折干。水非石之钻,亦非木之锯,渐衰而成”。出来的话是《汉书 枚乘传》。

这告诉我们,只要坚持、努力,就一定能取得成功。

5、厚积薄发,以柔克刚。

“君子积蓄多,财多”,出自“君子积多,发薄”之说。

意味着经过长时间的准备和积累,你即将有所作为。

苏世昌在《稼说送张琥》中说道:“广博的知识和领悟,厚积薄发,我告诉你到此为止。”

以柔克刚,就是以柔克刚。一切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的。强大的事物不一定需要更强的力量来征服。有时候,最柔软的东西恰恰是他们的弱点。

6 海纳百川,包容包容

海纳百川,词出自《晋·元洪《三国名臣序赞》:“形器未有,海纳寸寸。”

李周翰注:“心虽小,如大海,能容百川,则其面积广阔。”

这意味着大海可以容纳数百或数千条河流的水。

海纳百川,就是做大,就是心胸开阔、胸怀宽广。这是一个人很有修养的标志。

心胸宽广如海的人,才是值得尊敬的人。

7、戒骄戒躁,平等对待他人。

毛泽东在《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》中说:“戒骄戒躁,永远保持谦虚进取的精神。”

这就是孔子“君子安而不骄,小人骄而不安”的态度。也是老子的思想“从始至终都小心谨慎,万事不失”。

戒骄戒躁、平等相待,也是现代社会体现民主、民生、公民权利的基本核心。

8 静心修心,返璞归真

回归自然的态度是道家的教义。

道教、道教的目的就是通过修身养性,让生命回归到本来的状态。

古人认为,人类的本性是单纯、天真的,也就是常说的孩子的天真。然而,随着年龄的增长,想法和欲望不断出现。再加上社会环境的不同影响和情色金钱的诱惑,使我们忘记了自己原有的纯朴本性,产生了无尽的欲望,这将严重损害我们自己的心灵、生活和健康。

学道、修道,就是让自己的心灵和生活回归到纯真无邪的状态。

9 诚则灵,德则天

真诚带来精神上的成功。关键是做到“心”和“诚”两点。正如《礼记》中提到的正心、诚心、究物以求知,只要诚心诚意,就能有灵验的结果;

只要你有坚定的信念和正确的心态,你的愿望就会实现。这就是真诚和灵性。

在佛教中,拜佛的人甚至用“诚心成灵”这句话来形容拜佛求算命的人的用心。

10 大道至简、简约、自然

最简单的是中国道家的哲学。道是中国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,代表“终极真理”。也为儒家等哲学流派所重视。

大简是指大理(基本原理、方法、规律)极其简单,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。俗话说“真言一句传,假传万卷书”。

(来源:西纳维斯)

转载自:共产党员网

(了解更多反邪教知识,传播社会正能量,请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“太白剑”、微博“宝鸡反邪教”、秦岭学网“http://qinlingxue.com/”)

上一篇
下一篇

为您推荐

返回顶部